
随着万众期待的2025年世界俱乐部杯赛终于落下帷幕,球迷们或许最为期待的,不是比赛本身,而是那个“激动人心的分奖金时刻”。
这项赛事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推广全球足球,而想要让32支参赛球队——尤其是欧洲豪门俱乐部——全情投入其中,FIFA最初的设定显得尤为关键。为此,赛事设置了10亿美元的总奖金机制,冠军将获得超过1亿美元的奖励。如此丰厚的奖励无疑为赛事增添了极大的关注度。
当比赛最终结束,切尔西成为了最大的赢家,最终获得了高达1.146亿美元的奖金。巴黎圣日耳曼则紧随其后,获得了1.069亿美元。对于这两家资金充裕的俱乐部而言,或许我们只能形容他们为“富得流油”。
从奖金分配来看,进入决赛的两支球队无疑是最大的赢家:切尔西和巴黎圣日耳曼。切尔西仅仅在世俱杯上待了28天,单日收入高达409.28万美元;而巴黎停留了29天,单日收入为368.62万美元。
在总奖金前8名的俱乐部中,6家来自欧洲——皇马获得了8250万美元,拜仁5820万美元,多特5230万美元,曼城5170万美元。巴西的四家俱乐部也表现出色,四支球队均进入收入排名前13:弗鲁米嫩塞获得6080万美元(非欧洲球队的第一名),帕尔梅拉斯3980万美元,弗拉门戈2770万美元,博塔弗戈2670万美元。
与之相对,6家俱乐部的奖金不到1000万美元,尤其是奥克兰城,以460万美元的奖金创下了本届世俱杯的最大分差。
总奖金10亿美元,其中包括5.25亿的参赛奖金和4.75亿的赛事奖金,已经全部分配完毕。接下来的问题是:到2029年,世俱杯的规模是否会扩大?至少参赛球队可能增加到48支,而奖金是否翻倍,则取决于FIFA的运营和推广策略。
对于世俱杯的意义,经过奖金这一“硬道理”的对比,讨论似乎可以告一段落。毕竟,只有那些收入到手的真金白银,才是俱乐部最为看重的。
根据SwissRamble的分析,世俱杯的奖金虽然不及欧冠的天文数字,但也比欧联和欧协联的总奖金要高。上赛季欧冠的总奖金为24.67亿欧元,而世俱杯的10亿美元奖金,相当于欧冠的34.74%。虽然世俱杯的赛制较为简短,总共只需进行最多7场比赛,但性价比却显然更高。
例如,巴黎圣日耳曼在2024/25赛季的欧冠中收入1.4842亿欧元,单场比赛收入为873.06万欧元;而在世俱杯中,他们的单场收入则高达1306.75万美元(约合1527万美元),性价比差距不言而喻。
切尔西的情况也是如此。在上赛季的欧协联中,切尔西作为冠军,13场比赛的总奖金为2598.7万欧元,单场仅为199.9万欧元。但在世俱杯,他们的单场奖金几乎达到1400万欧元(约合1637万美金),性价比瞬间飙升。
从奖金对比来看,虽然世俱杯的奖金并不算顶级,但赛事时间短、场次少,成为了俱乐部追逐的“高回报”赛事。若最终赢得冠军,性价比无疑达到了极致,甚至超过了其他赛事。
因此,我们不难理解,为什么切尔西会全力以赴地争夺世俱杯奖杯。毕竟,他们是上赛季英超欧战参赛队伍中收入最低的球队之一。
经过这些数据对比,是否还会有人质疑世俱杯的意义呢?可能拜仁不会认同,毕竟他们为了5000万美元的奖金,却付出了2亿的代价;但切尔西、巴黎以及其他一些非欧洲球队,必定希望世俱杯能够继续举办下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