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家伙!原来滕哈格才是“终极封印”?他人刚走,勒沃库森9打11都拿首胜!

一支球队在9打11的情况下,居然还能赢球? 这不是电影剧本,是勒沃库森刚刚在德甲干出来的事。 2025年9月13日凌晨,他们主场3比1掀翻法兰克福,拿下了赛季第一场胜利。 这场胜利发生的时间点,滕哈格刚被炒鱿鱼没几天。

这位前曼联主帅在药厂只待了62天,带队踢了两场联赛,一输一平,颗粒无收。 球迷还没来得及记住他的战术板长啥样,人已经收拾行李走人了。

而接替他的尤勒曼,第一场正式比赛,就让全队在少两个人的绝境下,硬是靠着一脚任意球世界波把比赛钉死在3比1。 这不是运气,这是换帅如换刀的极致演绎。

滕哈格在勒沃库森的日子,过得比球迷手里的啤酒还苦。 夏天还没结束,球队核心维尔茨和弗林蓬就被利物浦等豪门撬走,阵容被掏得七零八落。 他接手的不是一支卫冕亚军,而是一个半成品工地。

前两轮,主场输给霍芬海姆,客场被不莱梅三球领先还能被追平,那场比赛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 明明多打一人,手握两球优势,结果愣是让对手在最后时刻扳平。 场边的滕哈格一脸茫然,球员在场上眼神涣散。

这不是技战术问题,是士气问题,是信任崩塌。 俱乐部高层一看,这哪行? 国际比赛日一到,立马换人。 不换不行,再输下去,欧冠资格都悬。

尤勒曼是谁? 对很多球迷来说,这个名字可能还没热乎。 但他一上来,就干了件让所有人闭嘴的事。 对阵法兰克福,开场十分钟,格里马尔多一脚任意球砸中门柱,弹到对方门将后背再滚进球门,这运气,滕哈格时期想都不敢想。

上半场结束前,希克点球破门,2比0,主场球迷刚想松口气,下半场风云突变。 法兰克福扳回一球,药厂球员安德里希飞铲染红,场上变成10打11。 还没完,补时第一分钟,费尔南德斯暴力犯规,直接两黄变一红,9打11!

整个拜耳竞技场鸦雀无声,所有人都觉得要崩。

第97分钟,还是格里马尔多,还是任意球,皮球划出一道弧线,直挂死角,撞柱入网。 3比1,比赛结束。 从天堂到地狱再到天堂,十分钟内走完。

这场比赛最打脸的不是法兰克福,是滕哈格时期的勒沃库森。 同样是被罚下人,同样是面对强敌,之前在不莱梅,多打一人还能被逆转;现在少打两人,反而能守住胜果,还能再进一球。 这不是球员突然开窍,是教练席上换了个能镇得住场的人。

尤勒曼没时间搞复杂的战术体系,他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让球员重新相信自己能赢。 哪怕只剩九个人,也要把防线扎紧,把反击打快,把定位球当武器。 格里马尔多那脚任意球,就是全队意志力的缩影,不放弃,就有奇迹。

法兰克福也不是吃素的。 他们全场控球率占优,射门次数更多,尤其是在勒沃库森被罚下两人后,围着对方球门狂轰滥炸。 可足球有时候就这么邪门,你踢得再好,球就是不进。 门柱、横梁、后卫封堵、门将神扑,法兰克福把能丢的机会全丢了。

而勒沃库森呢? 机会不多,但刀刀见血。

说白了,这就是效率。 滕哈格带队的时候,球队踢得也不差,数据上甚至更好看,可就是赢不了。

为什么? 因为足球不是数据游戏,是心理战。 球员不相信教练,教练控制不了更衣室,再漂亮的传控也是花架子。

滕哈格在曼联的时候,就被诟病“不会临场调整”、“死守战术不懂变通”。 到了勒沃库森,问题更放大了。 他试图把在阿贾克斯那套控球哲学移植过来,可球员刚经历核心离队,信心不足,根本执行不了那么细腻的活儿。

结果就是,场面看着还行,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。 尤勒曼不一样,他上来就简化战术,强调纪律和拼劲,先确保不输,再找机会赢。

这种务实的风格,恰恰是动荡期球队最需要的。 他不需要球员理解复杂的跑位,只需要他们跑得比对手多,抢得比对手凶,守得比对手稳。

这场胜利对勒沃库森的意义,远不止三分那么简单。 它像一针强心剂,把球队从赛季初的迷茫和混乱中拽了出来。 球迷重新燃起希望,球员找回了赢球的感觉,俱乐部高层也证明了自己的换帅决定是正确的。 滕哈格走人冤不冤?

他带队两场,零胜;尤勒曼首秀,少两人还能赢。 这不是事后诸葛亮,是球场上赤裸裸的结果。 足球世界很残酷,过程再漂亮,输了就是输了;场面再难看,赢了就是英雄。

这场比赛发生在欧冠比赛周之前。 勒沃库森和法兰克福下周中都要踢欧冠,所以德甲特意把这场比赛提前。 也就是说,双方都没把全部精力放在联赛上,都有所保留。 可即便如此,勒沃库森还是拼出了血性,拼出了结果。

这说明什么?

滕哈格没点着,尤勒曼一把火就烧起来了。

现在回看滕哈格在勒沃库森的62天,简直像一场荒诞剧。 他带着重建的雄心而来,却撞上了球员流失的现实;他想打造传控体系,却发现球员根本不在状态;他试图稳定军心,结果自己先被炒了鱿鱼。 足球圈就是这样,成王败寇,没有中间地带。

你带队赢球,战术再糙也有人夸;你带队输球,理念再先进也得走人。 滕哈格的失败,不是能力问题,是时机不对,是沟通失效,是没能把一群心散了的球员重新捏合成一个拳头。

而尤勒曼的首秀,恰恰证明了足球比赛里“人”的因素有多重要。 同样的球员,换了个教练,精神面貌天差地别。 少两个人不慌,被围攻不乱,关键时刻还能进球。

这不是战术板上的箭头能解释的,是更衣室里的信任,是场边教练的气场,是球员心里那股“老子偏要赢给你看”的狠劲。 滕哈格时期,这股劲没了;尤勒曼一来,它又回来了。 足球有时候就这么简单,复杂的是人心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